正能量|團隊利用沉浸式虛擬實境技術還原電療室 關愛病童及照顧者融化治療恐懼

健康資訊

撰文: 吳霆俊

發布時間: 4 小時前

最後更新: 4 小時前

分享:

分享:

(左起)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實務副教授梁允信、副教授李泳怡及副教授羅嘉慧為HEROCARE計劃核心成員,盼可藉治療前綵球減輕病童及照顧者的恐懼。(曾耀輝攝)

面對癌症電療,恐懼在所難免。有大學團隊特意為癌症病童籌辦計劃,助他們了解電療流程、減輕焦慮。盼在這段不容易的抗病路上,每顆脆弱和困苦的心都可被愛與關懷療癒。

5歲癌童需電療父母堪憂

女兒晴晴兩年前不自覺流口水、走路不穩,明顯左邊手腳乏力,鄭先生立即帶女兒求醫,當時她年僅5歲。檢查後驚覺晴晴腦部有7厘米大的水囊,需做手術切除。

原以為術後一了百了,豈料化驗後卻確診為室管膜瘤,屬腦癌3期。醫生指腫瘤有機會復發,建議晴晴再做電療跟進。

晴晴(左)

電療一共要做35次,由於輻射量大,家長不能陪同。晴晴需獨自留在電療房,躺在床上並以透明膠模固定頭部,約15至30分鐘。由於家族無癌症病史,鄭生鄭太均對電療過程、環境、術後護理等資訊一無所知,相當擔心。

猶幸經醫務社工轉介下參與由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放射學課程師生籌辦的HEROCARE計劃,配合沉浸式虛擬實境科技,讓女兒於電療前了解治療室環境、過程及相關儀器,另有專人與家長溝通,講解有關注意事項,排憂解惑。

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教授李泳怡期望計劃可成為恒常服務,凡18歲以下需做放射治療的癌症病童,均可參與此計劃。(曾耀輝攝)

模擬治療還原實境減不安

HEROCARE計劃自2021年開始,由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教授李泳怡、羅嘉慧,及實務副教授梁允信3人共同籌辦。李泳怡指,因疫情限制社工及非緊急醫護人員進入兒童醫院,難為癌病兒童做治療前準備。

她與團隊思考可將場地移師至學校,模擬電療過程進行綵排,讓小朋友先熟習環境再做治療。她坦言孩童及照顧者或因未知治療實況,不安、焦慮等負面情緒累積於心頭,對身心造成沉重負擔。

故她號召一眾具臨床實習經驗的放射學三、四年級生,於工程師的配合下,運用AI、虛擬實境等技術,將教室變成治療室,進行一場放射治療前準備工作坊。

這個六面混合沉浸式虛擬環境(HiVE)放射治療室,規模、設備相當逼真,就連背景音樂也一模一樣。房內擺放醫療床,經投影的放射治療機器亦會如真實治療般郁動,還原治療過程。

(曾耀輝攝)

李泳怡稱還原真實環境相當重要,因摸熟治療環境與配套設備,可大大減低病童及家屬的不安焦慮。「當小朋友見到熟悉的環境和人,治療時就無咁驚。」

兒童麻醉難度高風險大

李泳怡續分享,兒童癌病個案每年約有180宗新症,其中約三分一需進行放射治療。而放射治療非一次性,約5至35次不等。試想像進行35次放射治療,即需連續7星期逢周一至五每日到醫院。

治療期間需完全保持靜止不動,對大部分孩童而言難度甚高,故不少8歲以下的兒童治療前均需接受麻醉。

每次麻醉前6小時更不能進食或喝水,一日幾乎只能吃一餐,對病童而言更加吃力。若需進行麻醉,本來僅十數分鐘的療程,更需額外多加一小時。除此之外,李泳怡指麻醉有機會提高吸入性肺炎風險,若麻醉量過多,更有機會影響腦部或認知發展。

晴晴電療期間需戴模具固定頭部,緊得連臉頰都會出現壓痕,難免會害怕和不習慣。(被訪者提供)

治療綵排前先關顧心情

計劃與提供放射及質子治療的公私營醫院合作,為有需要的病童作轉介。每接收一宗個案,學生會隨之組隊籌備長達90分鐘的體驗。當中包括互動遊戲、模擬治療、提問及講解環節。

團隊會因應病童的性格、喜好及治療細節規劃,互動遊戲用作破冰,與小朋友建立關係。如曾為喜愛比卡超,腳部因治療暫未能活動的小朋友準備VR過山車,或為愛太空的小朋友準備夜間觀星體驗等。Disney VoluntEars亦會參與其中,若小朋友喜歡迪士尼角色,義工們會準備禮物包,更會以角色裝扮登場。

點擊圖片放大
+4
+3

當小朋友熱身完畢,團隊會視乎情況進入模擬治療的環節。學生曾以故事包裝,稱治療機為穿梭機,躺上病床後繫上安全帶,準備開展一場太空探索之旅,讓小朋友以另一角度看待治療。另一方面,教授們亦會向家長講解治療細節。

晴晴為計劃初期的參與病童之一,團隊為她準備最愛的迪士尼角色及遊戲,當日連她的放射治療師也會到場參與,與她互動交流。起初晴晴一與父母分開,望到病床就爆喊,團隊足足花上3小時來溝通及嘗試。其後父母亦在家訓練,她卻始終僅能維持不動數分鐘左右。

父母原已「打定輸數」覺得要打麻醉,惟電療前晴晴主動請醫護團隊給她時間再試一次,最後竟能保持不動,毋須做麻醉,於清醒狀態下完成治療,父母均稱十分驚喜,也樂見工作坊成果。得知這個消息後,團隊特意於完成治療當日為晴晴送上驚喜,帶禮物到治療室送她。

鄭生(左一)感謝計劃團隊為他解答疑難,並稱彼此的關係已昇華成朋友,偶爾會見面飯聚,晴晴見到教授們也十分開心。(被訪者提供)

被勇敢的病童感動

自放射學(榮譽)理學士課程畢業,現為註冊放射治療師的廖俊傑(Kelvin)在學期間熱衷參與計劃,他坦言起初既期待又緊張,因實習期間病人大多為長者,鮮與兒童患者溝通,擔心經驗不足,難以安撫其情緒。「有小朋友好怕治療室,更稱治療機為怪獸。我們想以遊戲方式告訴他們,治療室並非那麼恐怖。」

Kelvin曾為小朋友準備蜘蛛俠射擊遊戲、巨型大富翁等,也自製tote bag、證書和小禮物贈予完成體驗的小朋友。

看到小朋友玩得開心,逐漸相信團隊,Kelvin指這段建立默契和信任的過程好珍貴。「最感動的是他們主動拖我隻手,帶着我跑來跑去。他一步步信任你,肯乖乖地躺在床上,治療時不用麻醉,事後更錄音向我們道謝,說治療時一啲都唔驚!我覺得好溫暖、好值得。」他指計劃助學生學習同理,更設身處地了解病人的處境。即使未來工作繁忙,也會抽時間回來幫忙,延續這份愛和關懷。

團隊得知小朋友喜歡太空,特意打造沉浸式星河體驗。(曾耀輝)

難行的路也有愛

計劃開展至今,李泳怡稱最短試過由個案轉介至進行工作坊體驗,只得3日時間籌備,但團隊亦從未錯過任何一個有需要的個案。團隊稱計劃非只為幫助病童避免麻醉,宗旨是讓小朋友和家屬做好準備。即使不幸患病,也可於這段過程創造較正面、快樂的回憶。

李泳怡指,小朋友康復後需再經歷長達5至10年的影像檢驗跟進,若治療為其造成心理創傷,每次覆診都只會是噩夢。「希望將治療這回事,因着有準備而變得無咁驚,甚至唔驚,減輕孩童及照顧者的心理負擔。」

晴晴進行電療綵排當日,負責為她治療的兩位放射治療師都有到場與她交流。(被訪者提供)

放射治療師每日為數十位病人服務,難抽時間與病人交流。此計劃成為平台,造就機會讓學生及放射治療師走近病人,了解他們的喜好,聆聽他們的心聲。以關心融化恐懼,為治療注入一道道暖流。教授、工程師、學生團隊均指願意投放更多時間和心力,只為支援有需要的家庭。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